我国电动车市场的“虚火”显然仍旧在持续,一方面是国家政策的强力支持,使得销量大幅增长,但是骗补现象十分严重,另一方面,纯电动车产品质量不过关,尤其是续航里程达不到宣传等问题,正在越来越称为困扰政府和消费者的难题。
统计显示,去年全球乘用电动车的销量接近55万辆,其中我国的销量为20.74万辆,约占全球的37.7%。
我国首次超过美国,成为2015年电动车销量最高的国家。
工信部部长苗圩在上个月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预计,今年我国的新能源车仍然会呈现比较明显的增长。
“今年我预计(电动车的销量)比去年还有一倍以上的增长。
越来越多的企业,越来越多的产品,开始投入市场”。
然而,在电动车产销都出现明显增长的同时,纯电动汽车电池续航的投诉明显增多,主要包括电池容量虚标、续航里程达不到宣传里程等问题。
电动车“大跃进”:补贴+牌照 近年,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,不仅购车给补贴,而且一些地方给新能源车直接上车牌,比如在北京,按照今年的政策,北京将配置6万个新能源车指标,向通过资格审核的申请人直接配置,无需进行摇号。
在政策的大力扶持下,电动车迎来迅猛发展。
数据显示,2015年,我国纯电动汽车保有量为33.2万辆,比2014年增长3倍多。
在市场火爆的背景下,问题也不少。
作为电动汽车的唯一动力来源,动力电池决定着电动车的质量、续航里程等关键指标。
但是,动力电池也最不让消费者省心的。
根据北京市消协得到的有关电动车的投诉,主要问题包括:电池容量虚标、续航里程“虚高”、漏电、多次充不上电等。
有消费者反映,汽车电路设计有问题,车停放三天整车就没电了。
还有消费者称,新能源车在宣传中称能跑200公里,但冬天实际上也就能跑120-140公里,遇到堵车耗电量还会猛增。
年的基础上下调20%,2019年—2020年下降40%,2020年以后补贴政策退出。
补贴政策的退出将让真正有竞争力的公司取得更大优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