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前,中国移动第二季度集中采购TD-LTE终端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。
该集中采购的规模约为200,000台,包括MiFi(约150,000台),数据卡(约30,000台),CPE(约20,000台)和一些TD-LTE移动电话。
集中采购20万台也是中国移动TD-LTE“双百计划”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今年9月,中国移动还将启动更大规模的TD-LTE终端集中采购,以期在一年内集中采购100万个终端。
据参与竞标的知情人士透露,中国移动对TD-LTE终端的集中采购在业界引起了很多混乱。
首先是中国移动改变了包容性产业链下游的过去措施,再次将价格解释到了极点。
其次,高通在芯片领域的主导地位并没有得到改善,只有海思成为国内芯片的入围者。
第三,中国移动把许多不符合实际需求的指标放在重要位置。
例如,单芯片否决已经拒绝了许多国内芯片制造商。
集中采购结果:变化无变化从中国移动公布的结果来看,数据卡模块产品包括华为,上海贝尔,大富计算机,UT斯达康等入围的四家公司; MiFi模块产品包括华为和中兴通讯,大唐电信,德赛电子,福建瑞恒,江苏荣讯,大唐移动,UT斯达康,天津中企等9家公司入围; CPE模块产品包括大富计算机,中兴通讯,华为在内的三家终端公司入围。
三星,华为,北京百纳威尔,宇龙,索尼移动和中兴等六家公司共享了手机模块产品。
与去年的集中采购结果相比,今年的TD-LTE集中采购结果有两个趋势:一是中国移动对各种终端制造商的政策态度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,从包容性转向了仅价格论。
二是中国移动对芯片制造商的喜好并没有改变,而高通仍然是主导者。
据了解,为了刺激整个TD-LTE产业链的发展并让更多的公司参与其中,中国移动在去年的集中采购过程中改变了计划并采用了包容性政策。
多达15家终端制造商入围,其中包括传统制造商。
终端制造商也有由OEM转变为台资企业。
但是,据内部人士称,今年中国移动又回到了集中采购政策的老路,以最低的价格取胜。
因此,入围终端制造商的数量有所下降:除了将手机模块产品从3个增加到6个之外,数据卡模块产品从7个减少到4个,MiFi模块产品从10个以上减少到9个, CPE模块产品从7种减少到3种。